肠胃不好的人平时常会出现腹胀、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很多人会选择吃些养胃止痛的药来缓解症,医院就诊。当出现大便发黑、呕血、腹痛逐渐加剧等表现时,病人立马觉得大事不妙,心里发慌,医院看病。那么,为什么大便颜色会“黑黑的”呢?导致大便发黑的原因有哪些呢?
成年人正常的粪便呈现黄褐色,类似香蕉状,每天排便1~3次。由于每日进食内容物的不同和摄入液体的量有所差异,导致大便的量、颜色和硬度会有所改变。通过观察粪便的性质能够较好地反映人体肠胃健康状况。
当上消化道有出血的时候,由于出血部位位于消化道上端,血液通过肠道排出体外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超过8小时),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肠道内被分解破坏,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在肠道细菌和胃酸的作用下与肠道中的硫化物结合成为黑色的硫化铁,导致粪便呈现暗红色或乌黑、糊状的黑便(即柏油样便)。临床上出现黑便往往提示患者有上消化道的出血,下面就介绍下引起黑便的常见致病因素。
第一、消化道溃疡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与患者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过量饮酒等因素密切相关,常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绝大多数病人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慢性溃疡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溃疡逐渐加重变深,侵犯周围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病人就会出现呕血、黑便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多使用足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和内镜下止血来治疗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出血。
第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非常凶险的肝硬化并发症,急性出血期如不及时止血抢救则会危及生命。肝纤维化和假小叶的形成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其中贲门食管部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就是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特征性表现,静脉曲张程度越严重,管壁就变得越薄。
某些诱发因素(如进食尖锐食物、用力咳嗽、排便)就会导致血管内的压力骤然升高,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引起呕血、柏油样便、出血性休克等临床症状。该病出血量较大,患者临床死亡率高,需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有效地进行临床干预。
第三、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频繁、剧烈的呕吐或咳嗽会使腹内压或胃内压突然迅速升高,导致食管黏膜与下层组织撕裂分离,同时伴随裂伤部位大量出血,即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该病好发于青中年男性,呕吐、呕吐物中带血丝、黑便是其临床常见症状,一般通过胃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通过禁食、止血、抑制胃酸分泌、营养补充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第四、胃癌和(或)食管癌
胃癌和食管癌是消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隐痛、饭后饱胀感、消瘦、乏力、食欲减退、便血或黑便。癌肿侵犯周围血管组织后,如果是少量渗血,则为大便隐血阳性;如果出血量较多,胃癌或(和)食管癌患者会有倦怠、消瘦、吞咽困难、呕血、黑便或便鲜血的表现。人们常常谈癌色变,其实胃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话,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还是很高的。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病率高、容易反复出血,所以平时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应尽早就医治疗,并注意日常肠胃的调养。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由于长期服用抗凝药、非甾体消炎药、激素类药物,很容易导致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加上年纪大了体质弱、抵抗力差,当出现黑便症状时需警惕是否癌变,应尽早就医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