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zqbdf/ 推荐阅读
“宝宝,你们一定要加油!”母亲王燕轻声地鼓励道。
8月28日上午,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王燕静静地看着双胞胎儿子。孩子在保温箱里,妈妈在保温箱外,近在咫尺却无法触摸。
儿科重症监护室外,父亲孙敏愁眉不展,从8月5日孩子出生后,20多天里,孙敏也只探视过一次。“因为孩子的状况不太好,医生让我们减少接触,想孩子的时候,我们俩就只能看看医生发来的视频和照片。”孙敏低着头默默地说道。
孩子一出生就因早产呼吸暂停,加上新生儿肺炎等多种并发症,住进了NICU,由于孩子的恢复情况差,加上肠道畸形,治疗情况不太理想,从8月31号开始,孩医院NICU。
截至目前,给孩子看病的费用已高达20余万元,医院的这一个多星期里,平均每天的医药费五六千,孩子目前的状况尚未好转……
双胞胎30周早产体重不足3斤
王燕今年29岁,家住吉安市永丰县恩江镇,与丈夫结婚5年,育有一个3岁半的女儿。今年的1月份她怀上了二胎,还是双胞胎,当时夫妻俩觉得这是上天赐给他们的礼物,全家人都很高兴。孙敏告诉记者,原本孩子的预产期是在10月中旬,可8月5日的早上,妻子就“见红”了,孙敏急忙将妻子送到了永丰县妇幼保健院,医生检查完之后称产妇母子可能有生命危险,建议直医院。
小宝康康
医院后,王燕已经出现了子宫破裂,严重出血,医生建议直接剖腹产。
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母亲的命算是保住了。但两个孩子都只有两斤多,因为是早产儿,肺泡尚未发育成熟,除了出现了呼吸暂停,还出现了新生儿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
“探视孩子的第二次机会,我一定要来”
一出生,两个孩子就被送进了NICU,夫妻俩不但没抱过,甚至连看一眼都很难。
8月28日上午,这是孩子出生以来的第二次探视时间,在家坐月子的王燕和丈夫从老家永丰县医院,“孩子出生到现在,我一面都没见到,上次是他爸爸去的,这次我一定要进去看看孩子。”王燕说。
在排队等候的丈夫孙敏
在孙敏排队等候的时间里,王燕去了母婴室挤好母乳,回来和丈夫一起将母乳装到储袋里,填好信息,再交给护士。王燕告诉记者,孩子由于胃部没有发育完全,第一次尝试给孩子喝母乳,就出现了胃出血,只能靠输营养液,现在的情况稍好了一点,但是大宝安安一次也只能喝不到6毫升,小宝连2毫升都喝不了。
夫妻俩将母乳装进储存袋
进入NICU,透过保温箱,记者看到,在他们纤弱的小身体上插着很多细管,身上还连着一些监测仪器,看着令人心疼。大宝安安睡得正甜,小小的身体随着规律的呼吸而“起伏”,小宝康康仿佛感应到了母亲的到来,在母亲轻微的呼唤声中慢慢睁开了双眼。看到孩子的状况比之前好了一点,王燕心里好受了一些。问起取名的初衷,她说,“宝宝能安安康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医生告诉记者,由于双胞胎体重过低,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不能自主呼吸,身体机能和代谢机能都比较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院首先要给予保暖、呼吸支持、抗感染、预防出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为生命存活创造条件,同时配合全静脉营养支持,24小时心电监护,严密预防感染。
“前几次都是在手机上看孩子的样子,孩子基本上都是睡着的,现在这么近看孩子,心里踏实了一点。”王燕说着,脸上难得有了一丝笑容。王燕说,其实医生说病情,自己并不能听懂很多专业词汇,只能多问几句,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熟睡中的大宝安安
这次探视,医生告诉王燕,大宝这几天长了几两,小宝的情况不稳定,经常“反奶”,现在大部分时间还是要靠输营养液来维持生长。
“不管如何,我们也要把孩子治好”
孩子的情况有所好转,担心可以暂时缓一缓,但另一个压在心里的“重担”,却怎么也缓不了。
“两个孩子已经花光了我们所有的积蓄,还欠了10多万。”孙敏说,孩子住院期间,差不多每天要花费五至七千元,对于他们这种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压力。“但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把孩子治好。”
让夫妻俩感到温暖的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了解到他们的情况之后伸出了援手,准备帮他们发起线上筹款。
尽管亟需的大部分费用仍无着落,但王燕和孙敏已经想好,“筹集到的每一笔钱都会用于孩子的治疗,如还能有结余,我们会以孩子的名义捐给其他有需要的基金会。”
来源:东方女报记者彭世民
原标题:《保温箱里的双胞胎:“你们安康,是妈妈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