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小龙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室友前几天结婚,邀请小龙当伴郎。小龙来到室友的家乡,河南的一个农村,在婚宴上,伴郎被一桌的叔叔伯伯一顿劝酒,小龙说:“我实在不能喝了”。结果小龙就从椅子上翻了下来,捂着肚子,吐出淡红色液体,痛的脸色发青,说不出话来。医院,医生说是胃出血。
中国人好客,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所以中国就有了劝酒的习俗。中国现代的劝酒词也是各式各样。如“客人不喝醉,主人多惭愧。”这样的劝酒、逼酒、喝酒不要命的风气正是劝酒风俗扭曲的一种表现。
酒令的发展遵循着古老的文化传统。旧时酒令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的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故又称“行令饮酒”。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美食佐酒,且往往伴以赋诗填词、猜谜行拳之举,这就要行令者敏捷机智、文彩斐然、奇思妙想、巧夺天工,夸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是我国酒文化中一朵别具风情的奇葩,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
总之,酒令的本意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的主要目的却是活跃气氛,增添情趣,于是,酒令成为佐酒欢宴的催化剂和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时席间客人往往彼此不熟甚至互不相识,但只要酒令一行,就仿佛注入了兴奋剂,吆五喝六,敲碗击盘,一扫此前的沉闷尴尬,顿使酒桌气氛活跃热烈。行酒令的方式五花八门,按形式可分为雅令、通令”和“大众酒令”。文人酒令难度太大,会者寥寥,今人多已不行;而深为百姓喜闻乐见并广为流传的,是大众酒令。借古说今,应情应景。有的劝酒辞借助起兴,篡改古诗或乱改歌词,但妙就妙在既有“韵”又有“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女士陪。——与在座女士对饮一杯。”“日出山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妹妹,我该喝多少?——妹妹说了算。”“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自饮一杯。”“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找人代酒。”这类劝酒词古为今用,灵活多变,可谓敬酒劝酒罚酒的又一佳境。
总之,劝酒辞就是要在力劝别人多喝酒的同时自己尽量少喝或干脆不喝,最终达到“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至高境界。
劝酒本无恶意,还可以加深人们之间的感情,但是扭曲劝酒本意的劝酒逼酒之风却危害甚大。很难想象这样的劝酒、逼酒以致喝出人命来是怎样达到真正加深感情、交到朋友的目的。真正的朋友要为对方考虑,真正的好客也要随客人之方便。而在对方不想喝时依然劝酒、逼酒,是不为对方考虑的表现,是披着友情的外衣在“公然”的伤害朋友。真正的友谊不在与喝多少酒,而在于心意的传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品出的是依依惜别的情谊。如今的劝酒很难品出真正的情谊,曲解了劝酒的本意,是社会的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