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m.39.net/pf/a_4678327.html年12月25日,在柬埔寨西港工地务工的广东茂名人石明信,坐在西哈努克国际机场的候机厅。此刻,尽管拖着病体,但他内心一定很兴奋。因为,几个小时之后,他乘坐的飞机就会降落在国内的机场,经过必要的隔离之后,他将会与日思夜想的家人们团聚。
但是,在临上飞机的那一刻,西港死死的“拽住”了石明信。他晕倒了。
飞机按时起飞,而石明信医院。
石明医院
12月26日一大早,医院的崔院长接到了郭省长秘书打来的电话,邀医院参加会诊,而会诊的对象就是石明信。
会诊结论:石明信的病情很危重,体内有内出血症状,急需补充B型血。
崔院长随即电话联系柬埔寨华人慈善互助协会张家玮会长,随后,一场为石明信捐献B型血的爱心行动迅速在西港展开。(相关链接:西港患病同胞急需B型血)
从12月26日到28日,三天时间内,多位在西港的热心同胞响应协会和自媒体的呼吁,先后两次为石明信捐献B型血。献血者有的是来自协会的成员,有的则刚刚来西港不久。
爱心行动暂时延续了石明信的生命。
西港同胞大爱捐血,延续生命
但是,石明信的病情却在继续恶化,到了12月29日,医院表示无力回天。
石明信命悬一线,但在西港的爱心人士没有放弃希望,他们迅速拉群,与金边诸多同胞取得联系,最终大家决定:把石明医院治疗。
在张会长和崔院长协调下,西港郭省长和卫生局提供诸多便利,转院手续很顺利的办妥。随后,医院免费安排了救护车,并免除了石明信的绝大多数治疗及抢救费用。
12月29日晚,石明信被医院。
石明信被转往金边
爱心接力棒从西港传递至金边。
得知消息的柬埔寨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程通理事长,在第一时间委托基金会总裁医院急诊室,医院的基金会义工一队队长陈宝荣先生一道,为石明信办理了入院手续。随后,医院朱院长亦带领该院柬籍医生医院,协助参与对石明信的救治工作。
医院经初步诊断,发现石明信正在胃出血,且因为持续出血而未及时止血,他的生命体征急遽下降,生命垂危,急需输血。此时,已是12月29日午夜。
随即,陈岸先生起草为石明信募集B型血的呼吁,并在网络上发出。尽管已是午夜,但不论是在金边,还是西港,还是柬埔寨其他地区的众多在柬同胞看到消息后,纷纷转发,一时刷屏。
数位分布在金边不同地区的热心同胞在午夜紧急赶往医院,义务为石明信献血。多位在金边的同胞发来信息,说刚喝了不少酒,不知道能不能献血,表达他们的愧疚。
降温后的金边午夜,依然有温度。
陈岸、陈宝荣等通宵守在医院
尽管众人接力,拼尽全力,但是,终没有换来奇迹的出现。
12月30日凌晨3时21分,陈宝荣在救助群里发信息:石先生在2分钟前走了...
凌晨4时许,陈岸在网络发布了如下一段话:
最后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尽管今晚医生一再强调病危,做好准备后事的打算,但我们依然坚信奇迹会发生,积极动员着柬埔寨侨界力量来给他支持,热心同胞要求献血的电话一直没有停过,无奈太迟了,回天无力……他是可怜的,客死他乡,走的时候身无分文;他是可悲的,5天前差一点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他是可叹的,让海外游子扪心自问:远离家乡出海打拼,到底值不值?!他是可恨的,从西港到金边,这么多热心热血的同胞在为他这条性命奔波劳碌,他怎么能让大家失望?!在柬埔寨,我们帮助同胞,并不是有多高尚多伟大,而是出于最朴素最原始的共情心理——同是天涯沦落人,今天帮一下别人,哪天自己遭遇不幸,希望也能有人帮忙料理。虽然今天我们失败了,但我们“慈善、互助”的情怀不会变,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愿逝者安息,请家属节哀,祝好人一生平安。
这是竭尽全力之后的悲悯。
石明信走了,这是他留在柬埔寨的遗物
12月25日,石明信如果再坚持一会儿没有晕倒,他就可能上了飞机。再坚持一会儿,他就会回到中国。或许,他再坚持一会儿,结局就会不一样。
因为,医生的结论就是登革热+胃出血。这不是大病,也非疑难杂症。
但是,他应该是坚持了很久,他咬牙坚持买了机票,做了核酸检测,坚持到了机场,坚持到看到飞机停在了停机位...
身死异乡,身边没有亲人
没有人愿意身死异乡,如果还能坚持,石明信一定会坚持登上那班飞机。他一定想回去,去看望他的父母,他的妻儿,他的兄弟姊妹。
但是,他真的坚持不住了。
拖得太久了,太迟了。陈宝荣说。
自救助石明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