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年4月22日下午,神经内科神经系统自身免疫与感染疾病多学科协作(MDT)门诊开诊。对一例35岁男性,颅内多发病灶、3年内卒中样发作4次,曾当胶质瘤做过手术的病例进行了讨论。患者青年男性,卒中样症状反复发作,颅内多发病灶性质不明,激素治疗有效,但出现肝功能异常,减量复发,末次复发症状重,右侧肢体肌力2级(肢体不能抬离床面)。对患者来讲,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诊断,确定安全有效治疗方案以改善症状、预防复发。
MDT
门
诊
会议由医务部医疗质管科科长*倩倩主持。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药剂科、影像科等学科专家进行讨论。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曹勇*主任指出患者青年男性,急性起病,反复发作,以多发颅神经麻痹、肢体乏力为临床主要表现,头颅MRI显示皮层下白质、桥脑、中脑多发异常信号灶,并有强化。每次发病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明显好转、但病灶未能完全消失,血、脑脊液GFAP、脱髓鞘抗体阴性,定性考虑免疫炎性,需与淋巴瘤鉴别,确诊需脑组织活检。患者多次复发治疗建议低剂量激素维持基础上加用二线免疫调节剂。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李如*主任和影像科刘蓉主治医师详细阅读了患者3年来的影像学资料,指出患者多次头颅MRI弥散像均无异常,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呈血管样条形强化,末次血管造影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的血管节段性狭窄和狭窄后扩张,呈串珠样,脊髓、脑血管可见多发微动脉瘤,结合病情进展速度及对激素治疗有效,可排除胶质瘤,倾向于“血管炎”诊断。
药剂科
药剂科陶宏主管药师和薛主任就目前患者可选免疫调节剂CTX、硫唑嘌呤、马替麦考酚酯及甲氨蝶呤的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做了分析。
血液科、风湿免疫科
血液科张晓慧主任、风湿免疫科薛雷喜主任对淋巴瘤和白塞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患者病程3年,症状复发缓解,进展相对较慢,病程中并无口腔、粘膜溃疡,眼、心脏受累,等系统性免疫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暂不考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神经白塞病。
总结
张艳林主任总结,颅内多发病灶定性困难,确诊金标准是病灶组织病理结果,鉴于患者暂无条件及强烈指征行活检确诊,结合病史特征,目前诊断考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病程中曾有肝功能异常,治疗上兼顾安全、有效、经济及用药方便性,建议在口服甲泼尼龙缓慢减量、低剂量维持基础上加用马替麦考酚酯序贯治疗,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评估患者免疫状况,并根据症状、影像学情况决定维持用药时间。患者5.14复诊(距离末次发病3个月),右侧肢体肌力从2级恢复到5-级(能独立行走)。
神经系统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是指因机体免疫失衡和/或感染累及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一大类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及其谱系病、脑炎、脊髓炎、特定抗体介导或免疫相关的脑脊髓炎、周围神经病、系统性免疫疾病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副肿瘤综合征等,多属神经科的疑难杂症。这类疾病易累及青壮年,并具有免疫疾病的复杂性和神经系统疾病高致死、致残性及复发性的特点。
在临床诊治中,由于“免疫炎症”、“感染”、“肿瘤”这三类疾病常“同像异病”,神经系统自身抗体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各异,导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异质性大,影像表现复杂,疾病诊断过程复杂,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早期的诊断、规范化治疗及定期随访对改善患者预后,预防复发极为重要。此外,即使明确诊断,治疗也专业性很强,像日益增多的免疫调节药物、抗生素、血浆置换及免疫吸附等的使用均需有经验的专科医师相互讨论,协作完成。
医院开设“神经免疫疾病MDT门诊”,团队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影像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强强联手、通力合作,集中全院力量讨论,致力于为这类患者提供快速、高效,规范、个体化的精准诊治方案,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脑炎、脊髓炎;免疫相关的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系统性免疫病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急诊二楼MDT诊室(卒中中心会议室)
每周二下午13: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