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长兴街头到处挂着红灯笼,一派喜庆。
对于普通人而言,年和年的更迭,不过是数字的变化,但是对于住在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医院)九东病区的陈奶奶来说,跨入年,就是与病魔抗争的一个里程碑。
76岁的陈奶奶坐在病床上,血液科郭*副主任医师走进病房与她交流时,她思路清晰,满口称赞:“我现在是‘借血保命’,多亏了这里的医生,他们医术好,人也好。”
陈奶奶患的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通俗的解释就是相当于白血病前期。年她开始出现血小板下降的症状,年被确诊,此后曾赴上海、南京、广西等多地求医。由于年纪大身体弱,大医院专家都建议保守治疗。
去年年初,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数值在2万以下,正常人血小板数值应该在12.5万至35万之间。医院打交道的日子,每次血小板和红细胞低于标准值,都需要输血才能维系生命。
去年5月的一天,陈奶奶血小板数值仅剩,达危急值。郭*说,这意味着陈奶奶随时可能发生自发性出血从而危及生命。庆幸的是,及时输血后,陈奶奶生命体征平稳,未见明显输血反应。
家人悬着的心刚刚放下,没想到两天后又出现险情。陈奶奶突然胸闷气急,出现心衰,情况危急。值班医生一个电话,郭*便从家里赶来,ICU主任戴金权副主任医师也前往病房会诊。医护人员先予以氧袋面罩吸氧,再输液治疗,陈奶奶又一次从*门关被拉了回来。
陈奶奶的老伴周爷爷已经81岁,说起那次抢救,他很感慨,“本来都准备回家了……”陈奶奶病后,身边一直是周爷爷陪伴,原本外院专家说陈奶奶时日无多,他就抱着能撑一天是一天的心情,希望尽可能延续老伴的生命。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尽心尽责,为我们联系血库,一次次输血,一次次安排会诊,我们很感激。”每次会诊,周爷爷都记得很清楚,“胃出血是消化内科郑伟明来的;脾脏肿大不仅来了肝胆胰外科的余育晖,浙二大专家梁廷波教授也来了;神经内科韩亚东、呼吸内科臧发荣,他们都来过。”
在陈奶奶的三个孩子看来,母亲能够活过年就是一次胜利。他们说,有妈在,才是完整的家。
为了表达感谢,周爷爷代表医院送来三面锦旗,一面给九东全体医生,一面给九东全体护士,还有一面给血液科。他说:“过了元旦,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全家一起过春节!”
编辑:加菲监制:老树
推荐阅读1月8日~21日,百名省城专家来长大义诊,今起开始预约!
新年献词:迈向新时代 共筑仁怡梦
几万分之一的概率,被长兴这个小女孩撞上了……
杭州专家“耍大牌”拒绝采访,真相是……
1米9的特种兵小哥哥,医院做的事真有范儿……
这份就医指南,长兴人一定要收藏!
长按图中